為2030年準備的學校 2011年,教育家兼科技小說作家馬克·普倫斯基創(chuàng)造了“數(shù)字原住民”一詞,用于形容在充斥著電腦、電子游戲以及其他高科技環(huán)境下長大的第一代孩子。在iPad問世后,這個詞被賦予了新含義。iPhone的屏幕太小,幼兒很難準確方便地操作,iPad個頭大且成像效果更好,能被全家使用。漢娜·羅辛在2013年4月號的《大西洋月刊》上將這些最早接觸 iPad 的孩子稱為“觸屏一代”,“研究兒童媒體的專家立刻意識到iPad將改變世界!彼f。
莫里斯有個小女兒達芙妮,今年4歲半。在她還是個嬰兒時,就會用手指在iPhone上玩游戲。她一歲半時,家里買了臺iPad,她很快就學會了怎么用。從那時候開始,莫里斯和妻子會定期下載各種程序給她玩。莫里斯對我說,“你觀察孩子們怎么玩iPad會覺得很驚奇,我的小女兒才4歲,但她能像個6歲孩子那樣在iPad上用手畫畫,能用三種語言從0數(shù)到20(她母親是個古巴人),會用傳奇小裁縫(Toca Boca Taylor)給游戲里的人偶設計出許多十分復雜的服裝。對她而言,數(shù)字世界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一段Youtube視頻里,達芙妮趴在床上,熟練地用手指按照iPad軟件的指示畫出“S”,她也能很快找出一只小狗的圖樣,填入畫面的空缺處,伴隨著軟件任務完成時的音樂,咯咯笑起來。
莫里斯出生在1947年前,在他長大的1950年代,有電車、黑膠唱片、打字機、老式電話和足球。他給記者看了一張他騎在狗上的照片,“那時,馬路上沒有什么車,現(xiàn)在這條路已經(jīng)很難找到停車位了。”在他讀小學時,超過50個孩子擠在一間教室里,埋頭在紙上涂涂畫畫。
他的第一個孩子馬克出生在30年后的1977年,在馬克長大的80年代,彩色照片廣泛普及,便攜打字機和無線電收音機開始流行,黑白電視作為奢侈品進入富貴人家,也漸漸開始有人開汽車。那時候的課堂里,一個班的孩子少了2/3,學生們埋頭在紙上涂涂畫畫。

新“喬布斯學!毙@的校園規(guī)劃圖
又過了30年,在2009年5月,他最小的孩子達芙妮出生了,她長大的世界,是星巴克、H&M、蘋果電腦和iPad的世界。學校的景象和30年前并無不同,學生們埋頭課堂,用筆在紙上涂涂畫畫。
“我和我的兩個孩子都生長在技術(shù)巨變的時代,在我4歲時,荷蘭第一個廣播電臺開始廣播,馬克四歲時,家用PC誕生,達芙妮一歲時,喬布斯在蘋果發(fā)布會上發(fā)布了iPad,技術(shù)巨變改變我們生活的速度并不相同,但蘋果iPad賣出的速度要比當年的電視機快10倍!蹦锼拐f。
唯一相同的是,學校變化不大。他前一段時間曾去拜訪Marc小時候念過的小學,一樣的書桌,一樣的黑板,類似的教學工具,老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涂涂畫畫。
“現(xiàn)在的學校更像是儲存過去的一間博物館,而不是某個為未來生活準備的地方。
達芙妮和她的朋友將在2030年畢業(yè),他們必須要為那時候的世界做準備。17年后,世界會變成什么模樣?學校會變成什么模樣?“肯定不是現(xiàn)在這樣!蹦锼拐f。
“學校教育幾乎為了趕上數(shù)字時代一直在努力改變。孩子們在數(shù)字領(lǐng)域獲得的技能和知識幾乎都在校外完成。就像一個學生告訴我的:老師知道我不知道的事情,但并不知道我知道的事情!
于是,他和O4NT/E4NE 基金會的同伴們設計了一種全新的學習模式,他們稱之為“喬布斯學!薄_@種模式的重要原則是,“你不能用新科技去做老事情,而是應該嘗試新東西,看看如何適應現(xiàn)在的新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