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幼堅,1950年生于中國香港,著名設計師,曾榮獲香港乃至國際獎項600多個。被設計界視為“圣經”的美國《GRAPHIS》雜志于1996年將陳幼堅設計公司評為全球十大設計公司之一,是唯一獲此殊榮的華人設計公司,他的海報及藝術掛鐘被美國舊金山市現代美術博物館永久收藏。近十年,陳幼堅在內地許多城市完成了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個人烙印的設計項目,同時在上海開設了自己的生活概念店“27”—陳幼堅家外之家。
設計語錄
“每個設計都是經過深層的市場策略來決定的,這取決于設計師對品牌的把控"需要不斷從生活中累積經驗?!?
借老外發(fā)掘東方文化”
中式傳統(tǒng)的家庭背景及西式教育在陳幼堅身上融匯。在國際學校念書,進了外國廣告公司打工,上面是外國老板,周圍都是外國同事。經老外看東方人、東方文化的角度耳濡目染,成為他日后作品中自然流露的風格。
這段十年打工的生涯,陳幼堅跟過五、六個外國老板,他們各有所長,都對東方文化興趣盎然。從1970年到1979年底,跟外國同事在一起工作、生活,這十年里,外國人如何看待東方文化,怎樣欣賞東方文化,潛移默化影響著他的設計觸角。
“在這種微妙的狀態(tài)中,我慢慢在尋找東方文化的理念及妙處在哪里?”陳幼堅說,“我們身處熟悉又陌生的本地文化中,可能找不出它巧妙之處。比如上海人不一定說得出上海的獨有魅力。但經過外國人的眼睛,我們卻能發(fā)現自身文化中的的無窮寶藏?!?/P>
這種狀態(tài)從二十幾歲開始,在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中,陳幼堅學會發(fā)掘合適的東方元素,并以現代的手法& 融入他的設計中?!斑@不是偶然,而是一個漫長的沉淀過程。”陳幼堅不斷去尋找、探索東方文化的底蘊,這最平常的行為習慣逐步逐步成就了他獨特的設計風格,“上世紀八十年代,我自己開公司,這時已經對傳統(tǒng)文化、老的東西感興趣。從博物館的歷史藏品到潘家園的古玩,我都看得津津有味。在我看來,美的東西不在乎于價值,而是它本身蘊藏的文化及表現出的美感?!?/P>
說話間,墻上的掛鐘走到了七點,分針搭在一筆豎折上,構成了漢字“七”。這是陳幼堅為精工設計的掛鐘,甫一亮相就讓世人驚嘆:居然想到用這種方式,將中國文化符號與計時工具結合———分針走到每個鐘點就添上一筆,成為完整的漢字。這款大受歡迎的掛鐘早已停產,很多人遺憾沒機會收藏。
日本的設計風格在世界上廣受推崇,具有其獨特的魅力。但日本文化是從中國五千年的文化中提煉出來,特別是宋代和唐代的文化。比如,茶道來自于宋代、花道來自于唐代。陳幼堅表示,自己要做的,則是把中國自己的文化找出來,再融入現代設計元素。這也是為什么,作為一名華人設計師,陳幼堅在日本享負盛名,因為陳幼堅一直在實踐一種有共性的設計理想,將傳統(tǒng)文化保留并發(fā)揚光大。
[Page: ]
創(chuàng)意語錄
“項目的成功取決于它的影響力"能否帶動整個行業(yè)"能否提升人民的整體生活質素" 好設計不但體現出品牌個性! 更重要是對生活提出一種新的概念。”
來內地“重新接受培訓”
現在,陳幼堅有超過一半的項目在內地,從南到北,從東到西,遍及各大城市。在香港、在東京,他已功成名就;當初回到內地,按他自己的話說,卻是“重新接受培訓”,因為在內地市場面對的挑戰(zhàn)及客戶的需求“瞬息萬變”。
以十年前在長沙設計的茶館為例,“客戶對市場定位及策略不太了解及明確,我的角色就是協助他們找對方向?!辈桊^落成后,旋即成為長沙新的文化地標。
“面對不成熟的內地市場,我嘗試將國際觀念帶入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客戶,這需要很大的努力及堅持。但作為華人設計師,推動我的是強烈的使命感,去為祖國貢獻及創(chuàng)造更好的未來,我亦很榮幸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一位參與者?!?/P>
這些年和內地客戶打交道,陳幼堅發(fā)現與中小型客戶合作,能夠與有決定權的老板直接溝通,互相信任,使他能夠無后顧之憂地創(chuàng)作。大企業(yè)相對較為沉穩(wěn)及保守,往往對破格的設計有所保留,間接地減低設計最后呈現的原創(chuàng)性及影響力。
[Page: ]
生活語錄
“我為客戶做項目"也是在讓他們了解怎么做人。人都做不好"設計怎么做得好?”
人都做不好怎么做項目
經過多年的碰釘、思考及嘗試,陳幼堅才摸出這套規(guī)則。問他與在香港和日本相比是不是要重新調整適應,他回答“面對不同的市場,調整是必需的,不然就等如走進死胡同!”他發(fā)現,內地客戶對設計的認識及掌握只是剛起步,還有一個漫長的培育過程。“我當然希望能提升內地的設計水平,現在我能做到的是提高客戶的質素及改變他們的觀念,慢慢來吧?!?/P>
過去十年做內地設計項目最大的滿足感,陳幼堅說除了改變企業(yè)對品味的把控,還有改變客戶待人接物的方式,“我向他們灌輸一種國際化的觀念,如尊重合約精神和做人的品德,沒有這種觀念,沒有做個好人,怎么能建立好品牌?”
和客戶的溝通,陳幼堅抓住主動權,“他們來找我,就是認定我。希望我跟他們一起拓展品牌、提升品牌價值?!彼麃硖艨蛻簦麃硖魧0?。他能挑,是因為他往往為客戶帶來額外的價值,這是陳幼堅對每個項目、每個細節(jié),從頭到尾亦做到完美的堅持及執(zhí)著。
接受采訪的第二天,陳幼堅就要去濟南,那里剛完成東阿阿膠旗艦店的室內設計,他親自去做藝術、裝飾品及商品的陳列及布置。“其實我可以不去,但這是我接的項目,我會從頭到尾執(zhí)行到底?!?/P>
這種對待項目的態(tài)度,是陳幼堅對自己設計的堅持,他又說“怎么去把控,需要在現場作最終判斷,品味的把控是最巧妙的,如何按氛圍、顏色、造型、比例擺放得好,很多時候是遵循自己的感覺,以自己對美的觀念來引導。”
陳幼堅最近正在忙陜西南路的一個普洱茶會所的室內設計。有天,他發(fā)現花園里加建了欄桿,于是他找來負責工程的人:花園的風格非?,F代,但欄桿是現代仿古歐式風格,這兩個完全不協調。后者聽了,立刻就把欄桿撤掉了。
一般人都熟悉陳幼堅的平面設計作品。如今,他的身份更多是空間設計和藝術顧問,他說這種過渡很自然。這些年他合作過茶館、餐廳、會所、品牌旗艦店等很多業(yè)態(tài),問他最樂意做哪種,回答卻是快餐店。為什么?陳幼堅回答得很干脆,“快餐店大家都去,最有力度及速度以設計提升普羅大眾的生活質素。”香港的“大快活”連鎖快餐店的品牌提升就是陳幼堅打造的。
當時連鎖快餐店的競爭激烈,“大快活”請了陳幼堅為快餐店提升品牌,最后由視覺識別及應用品設計貫徹到室內設計,重新大膽改革,讓“大快活”一夜之間換臉,變得年輕、時尚、生機勃勃。很快,“大快活”的生意就急速增長,越做越興旺,股價都翻了好多倍。
[Page: ]
收藏語錄
“每件藏品都有感情的記載"為我?guī)砻篮玫幕貞??!?
收藏是為了分享
“陳幼堅家外之家”由陳幼堅親自挑選和布置,包括藝術品、裝飾品、家居用品、家具、具收藏價值的小玩意和古玩等等,還有老照片以及與他過去創(chuàng)作歷程和回憶有關的對象。從時間維度上,“家外之家”展現了陳幼堅過去四十多年來設計生涯中對藝術品的收藏情結。指著掛在墻上的一幅油畫,他說是多年前一位學生的作品,畫面上是一家老式店鋪里零零總總的物品。有趣的是,當他布置這幅油畫下的陳列時,突然發(fā)現擺放著自己收來的餅干罐跟畫面里的一模一樣。
“我愿意把好的東西與朋友分享,這種分享也是一種溝通交流,讓大家知道我陳幼堅是怎樣一個人,讓大家明白品味不是用金錢打造出來的,同時一起體現當代中國文化的內涵?!?/P>
說話間,他從玻璃櫥里小心翼翼拿出一輛鐵皮摩托,這是日本做的玩具。上了發(fā)條后,這輛摩托開始繞圈開,一圈下來,車上的駕駛員還會把腿從踏板上抬起,做一個下車的動作??吹酱蠹伊髀冻鲶@喜的表情,陳幼堅很是滿足,“這是我小時候的玩具,后來搬家遺失了。前幾年在日本一個鐵皮玩具店里看到,花了一萬多港幣收下的,開始覺得價值很高沒買,后來我兒子鼓勵我收藏,說美好的回憶是無價的,當下非常感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