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漫画_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sm_内地无码毛片手机在线_亚洲av大精永久无码精品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 設(shè)計資訊 > 理論文摘 > 正文

葉放和他的南石皮記

2013-11-19 9632 0

  這個遍植50多種花木,用了70多噸太湖石的現(xiàn)代園林,造價只要200萬元,每月5家分攤的養(yǎng)園費用是1000元出頭,一切生活情趣的費用出人意外的低廉。

  葉放樂于把自己當(dāng)成一個“中隱隱于市”的隱士。他不奢求自己活得脫俗,只求活得明白,在萬丈紅塵中,以出世的態(tài)度一個猛子扎入世俗生活中,好好地呆著。

  2001年,他在蘇州繁華的十全街支路上,與4位朋友一起買下了南石皮弄5幢聯(lián)體別墅。再把五家的院墻打通,用了3年時間,把500平米左右的空間設(shè)計成“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現(xiàn)代私家園林——南石皮記。走出去,十全街燈紅酒綠、人聲鼎沸,轉(zhuǎn)過一個彎,小巷子里自有幽靜。朋友們說,上門來討個安靜。于是,推門進來,古琴、枯枝、功夫茶,杯盞之間,看得到院子里一片綻放的荷花,還有小橋流水。昆曲聲聲伴著朋友間的輕聲耳語。瞬間,也許只要瞬間就夠了。一顆紛亂的心就在這院子里被熨平。

[Page: ]



園林:“隱居”的樂土

  作為一個狀元郎的后代,葉放不認為隱士只是歷史記憶,“讀書人素以功名為命,歸隱田園只是無奈之舉?!被蛘咦摺敖K南捷徑”,在君王不遠處高調(diào)退隱,以退為進盼皇帝“三顧茅廬”,或者仕途不順,告老還鄉(xiāng),只有解甲歸田一條道路?!皻w隱永遠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以‘隱’之形態(tài)求‘逸’之狀態(tài),在‘隱’的悠然自由中,求得‘逸’的瀟灑快樂。”
  
  自古江南多書生,在這里,園林自然也是他們“隱居”的樂土,被精致地修剪過的自然美景寄托著他們的閑適之趣。在這里,每個書生都記得沈復(fù)和蕓娘的《浮生六記》,記得他們不大的院子里有著盆景,不奢靡的生活有幾碟精細的點心,不富有的日常里點綴著風(fēng)雅和情趣,葉放自然不例外。

  沒有坐擁園子的歲月,也許,葉放更有隱士作風(fēng)。他一畢業(yè)就進畫院工作,多年都是一個拿工資的畫家。平常的日子,他想起來就騎著自行車去畫院進行創(chuàng)作,或者拿著畫板去找個經(jīng)典的名園寫生,或者只是三五知己一起吃飯聊天。葉放的生活與朋友圈堪稱單純,文藝、自由、講情趣,與積極拼搏的主流價值觀不同,他偏安一隅的小日子過得殷實而安逸。

  自從有了自己的園子,葉放的隱居生活算是昭告天下了。首先,很多人沖著園子來了。比如一群海外博物館館長突然登門拜訪,說想看看私家園林的生活,隨即旅行社一個電話跟來了——我們可以組團來參觀你家院子么?比如朋友蔡瀾攜帶美女嘉賓在這里拍攝了太湖家宴,隨即小年夜就有人慕名來電定年夜飯了。比如媒體的拍攝采訪一撥又一撥,體貼人的葉放只能為大家刻好一張“春夏秋冬的園林”的碟片,以備不時之需。



  其次,以園會友。產(chǎn)生了很多新的工作、生活與朋友。葉放從一個畫家變成一個跨界藝術(shù)家,很多園林設(shè)計的研討會希望他參加。而伺候園子,是他新添的另一項工作。家里的園丁時常需要他的“美學(xué)意見”,參與一起修剪枝葉、打理花木、殺蟲避蟲害。而最近,葉放操心的則是家里來了一些野灰鷺,想著怎么把它處理掉。葉放退隱園林,卻更深入“上流社會”的江湖了,坐擁自己的清雅空間,自然往來無白丁。他知道意大利某高層官員的中國行程,知道隱居畫家的鄉(xiāng)間趣聞,也知道某位女作家最近在蘇州擺了第一桌婚宴……

人人心中都有一個士大夫

  朋友評價葉放“比你有錢的人多了去,但是看不到一個比你更會生活的人”,而葉放評價自己——“我算是玩物不喪志。明朝文人的愛好,我都有,除了那些我沒法實現(xiàn)的香艷愛好?!?BR>



  在園林,這個立體形態(tài)的生活空間里,葉放的愛好成為園林生活展示的一部分。他堅信,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士大夫,于是幫忙朋友做一些壽宴或者一些主題聚會,那些稱作“花市雅集”。品茶飲酒自不必說,好玩的是聚會間,有的客人用宋朝官話唱一首蘇州評彈,2005年的一次家宴上,葉放甚至把白先勇的班子請來,在園子里演出了袖珍版的實景昆曲《牡丹亭》。葉放家的客廳里插放著很多紅色的紙扇子,乍一看,以為是擺設(shè),其實是雅集家宴的菜譜。3年前葉放更和臺灣建筑師登琨艷合伙,花25萬元買下了一條太湖上的五桅老船,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把典型的古典船菜端給朋友欣賞。



  葉放自然有自己不掩飾的小得意。畢竟自己這個遍植50多種花木,用了70多噸太湖石的現(xiàn)代園林,造價只要200萬,每月5家分攤的養(yǎng)園費用是1000元出頭,一切生活情趣的費用出人意外的低廉,而葉放堅定認為錢不能買來情趣。隱居田園的夢想日益成為這個時代的潮流,在葉放之后,蘇州大大小小有100多家私家園林,有童年園居記憶的葉放自然看不起那些人,他記得他的作家朋友說:“有些人住園林,就像住在片場里?!?BR>



  隱居在園林里,并不意味著一切都生活在美好里。葉放說眾人只看到他喝茶聊天享受生活的五分之一的人生,剩下五分之四的生活,他的辛苦也不足為人道。“比如做泥塑,4個小時專注地在忙,連一旁的工人都不相信我能這么吃得起苦。”至于其他,荷花的倩影只是驚鴻一瞥,葉放說:“很多別人有的人生不如意,我都經(jīng)歷過?!?BR>
  葉放,1962年生。其先祖是乾隆朝狀元畢沅。700萬元建造私家園林。定期舉行清供雅集,以桂花入菜,以古琴為樂,文人雅客匯集,在自家園子里隔著水音聽昆曲,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曾在其園內(nèi)悄悄上演。這是一個怎樣生活的人?采訪前日,關(guān)掉電腦,燈光一盞,我索性翻開豎版“牡丹亭”:“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

  南石皮記坐落在蘇州十全街南石皮弄,和想象中的遺世獨立不同,竟然是在一個現(xiàn)代小區(qū)內(nèi)的聯(lián)體別墅群中。一路按照保安的指示走進去,心生疑惑,這樣一個鬧區(qū)里的別墅群如何承載中國文人的士大夫夢想。長頭發(fā)的畫家就在門前,此人便是以蘇州私人園林居士聞名的葉放。

  雨仍然下著,跟著主人走進去——靠窗的棋盤,面壁的古琴,造型各異的古典花瓶,別致的花枝,一下子,雨里步行的狼狽,用手機聯(lián)絡(luò)尋找地址的慌張,就全部熨帖下來了。一壺?zé)岵?,幾樣小食,窗外的雨聲間錯有致,聲音也不由自主輕柔下來,園子雖在窗外,人卻已然沾染了園子的氣息。


[Page: ]


活在園子里的南石皮記主人

《胡潤百富》:為什么建這個園子?

  葉放:第一個原因是藝術(shù)的夢想。你看國外的美術(shù)館,號稱白盒子,為什么?通透的光線,大幅的作品掛在墻上,四周一片雪白。博物館呢?號稱黑盒子,一幅幅油畫,一座座雕塑陳列館內(nèi),關(guān)上燈什么都沒有。這些西方作品的共性是,需要你頂禮膜拜。藝術(shù)對他們來說是欣賞和瞻仰的。對中國人則不同。古人講“把玩”二字是有道理的。一幅卷軸慢慢展開,它不是一個龐大的場景撲面而來震撼你,而是讓你湊近一點,瞇上眼睛仔細賞玩,一邊嘖嘖稱嘆,一邊愛不釋手。一個雕花玉器,也是要拿在手里,反復(fù)撫摩,和它產(chǎn)生了感情,才算是“玩古”。當(dāng)初建這個園子,是把它當(dāng)成是一個裝置藝術(shù)來做,中國文化的儒釋道,回文、風(fēng)水,每一個牌匾的題詞,都是我設(shè)計的,我用它來承載一種精神。但是園子造成之后,我發(fā)現(xiàn)發(fā)生在這個園子里的晨昏晝曉,每一個不同的時節(jié),不同的光線在園子里的變化,朋友們在園子里相聚,這才是情境的藝術(shù)。

  第二個原因,和我童年的記憶有關(guān)。我的外曾祖父畢詒策在同光年間建畢園,雖然占地不大,但是那個園子確實是院落深深,小徑彎彎。我就出生在那里。我小時候最深的記憶是,折梅。你知道,梅花不香,但是臘梅卻是香的。所以每年剛過完春節(jié),我們幾個小孩子探春的活動就是被長輩帶到園子里折梅。折梅前我們會集合在一起,聽大人講,梅花的枝條怎樣才算造型獨特,什么樣的梅花剪下來才有可能因為造型美觀奪冠,就這樣各自跑到園子里,尋找自己心里最美的那一枝梅花,拿來評比。評選上的花魁獎勵就是可以把自己折的這一只梅花親自插到樓上祖父的書房古花瓶里。有一年,我得了花魁,那是我第一次在早晨進入祖父的書房,當(dāng)時,推開窗子,陽光從窗格里照進來,光影班駁地落在書桌上,落在我插的梅花上,那個景色我真是看呆了。然后我向窗外看去,第一次發(fā)現(xiàn)隔壁的壺園,俯瞰下去,真的是庭院深深深幾許。童年的記憶太深刻了。我后來看到了那么多園林,很多都是俯瞰的景色,那是一個五六歲的孩子第一次俯瞰整個園子帶來的震撼。今天我建園林,也是我對童年出生地園林生活的懷念。

  《胡潤百富》:有了這個園子之后,你的生活有什么改變?

  葉放:沒有這個園子,也是看書、畫畫、喝茶、聊天。然而有了這個園子,哪怕就象現(xiàn)在我們坐在這喝茶,或者是有時會有朋友來一起下棋、撫琴,就和從前不同了,這就叫入境。每一個行為都成了一種藝術(shù)的狀態(tài),生活處處都和藝術(shù)發(fā)生了關(guān)系。有一天這個藝術(shù)已和當(dāng)初建這個園子的裝置藝術(shù)不同,這個藝術(shù)融入了生活當(dāng)中。所以說,現(xiàn)在園子反而成了道具和陪襯。生活才是主角。自從有了這個“南石皮記”,大家品茶論道,再吟詩聽曲。園子中間的戲臺子,是供堂會用的,有的客人會用宋朝官話唱一首蘇州評彈,有的客人來上一段昆曲,昆曲里的水磨腔,水袖,都是要越過池塘的水面才能品出味道的,2005年的昆曲專家白先勇的班子就在這個園子里演出了整版的《牡丹亭》。

[Page: ]



雅集的組織者

《胡潤百富》:這就是雅集吧?聽朋友說起你組織的“雅集”都很向往,據(jù)說“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蹦懿荒芎臀覀冊敿毥榻B一下什么是“雅集”?

  葉放:簡單說來,雅集活動就是古代文人的一種生活形態(tài),類似于西方語匯中“派對”和“沙龍”的結(jié)合體,參與者們的思想在此發(fā)生碰撞,并有創(chuàng)作發(fā)生。我辦雅集分為“禮俗、風(fēng)雅、人文”三種:禮俗類包括壽慶、婚慶以及各種節(jié)慶活動;風(fēng)雅類則有花事、蟹事、荷事等;而曲會、詩會、茶會等活動則被歸為人文雅集。比如說清供雅集。以清雅為供,也就是以清幽典雅、清麗高雅為情境的供奉侍弄。大家各自用彩頭插花、擺瓶、雅俗共賞。古琴雅集,我們找來唐琴、元琴、宋琴,要知道唐琴難得?。崆犌?。有時是詩會雅集,我的一個蘇州大學(xué)的教授朋友擅長用吟頌的方式唱古詩詞,“月落烏啼霜滿天,霜風(fēng)漁火對愁眠”。那樣的曲調(diào),你只有聽他用古語唱過才明白,平仄韻腳是剛好不差的。一個字也不能更改的。

  《胡潤百富》:你記憶中最深刻最成功的“雅集”是哪次?能和我們描述一下嗎?

  葉放:講講“花事雅集”吧。一個這樣的雅集活動包括“賞、寫、品、樂、賦”五項內(nèi)容?!百p”就是園中廊下賞花賞魚,尋芳問香,還會欣賞古舊畫作等;“寫”就是賓客們現(xiàn)場寫真寫生,攝影作畫。有清供相呈,也有折枝相示;“品”是這場雅集的高潮,就是一同品嘗花宴、花肴、花點及花酒。我會精心準備花宴,像藝術(shù)品一樣準備,力求色香味形意俱全;“樂”和“賦”是宴后的助興,是重要的創(chuàng)作活動。曲家吟唱,琴家操執(zhí),其他人釀句賦詩,或者詠頌風(fēng)月情愫,或者書寫花事心語。

  這樣的花宴,最有趣的是食單,我命名為“滿庭芳”,十八道菜全部由詞牌命名。在這十八道菜中,有十多種鮮花干花,比如桂花、海棠、玉蘭、牡丹等。這些花,有的是可以吃的,有的是為了增加品食者的口味裝飾用的,而且每一道菜在造型上要也是一朵花形。事實上,為了這頓花宴,我們必須提前二周就開始準備各種花卉食材,當(dāng)時去買蘭花,要四百元一株也在所不惜。其實設(shè)計這些菜式是很好玩的事,比如“點絳唇”,玫瑰花與豬肉本是完全不搭界的兩種食材,但搭配到一起,將五花肉切成薄片,沾新鮮玫瑰醬,滋味不錯,當(dāng)然,客人來了,細細品著詞牌名,菜也會特別不同。



  另外有一次雅集在東山太湖邊上的一艘百年老船上。我們那次的想法是“上百年船、喝百年茶、彈千古琴、賞萬年月”。那艘百年烏篷帆船二三十米長的。為了尋找這樣一艘符合“百年”標準的大船,我花了很多精力,最終和臺灣設(shè)計師登琨艷合伙買下來。登船那一天客人們輕輕呷著上好的百年普洱茶,靜靜聆聽太湖水的潺潺流動。我們早就備好陳年花雕和精心烹飪的“太湖三白”;一位香港名流朋友帶來了珍藏的千年古琴“九霄環(huán)佩”,當(dāng)場彈奏;那樣的美食美景對大家的味蕾和心靈是雙重沖擊,賓客朋友們微醺之后開始有趣的創(chuàng)作活動:或吟或頌,鋪墨揮毫。

從“煙鎖池塘柳”開始游園

  雨停漸晴,我沿著濕漉漉的石階造訪傳說中的“南石皮記”,葉放一開始就告訴我,這個園子如果細細講起,兩個小時也說不完,果然,園林內(nèi)每一個細節(jié)都有典故出處,造園者的心思細膩可見一般。

  打開院子古舊的門栓,看到外面樸實的高墻,他說,這是古代文人的精神“隱逸”,圍墻要高,才能把外面的嘈雜隔絕開,但是卻要樸實,因為并不是炫耀財富。隱是手段,快樂的“逸”才是目的。

  一入門,就是那幅千古絕對“煙鎖池塘柳”,下聯(lián)刻意空缺,聽說?0?9?0?1如果對出下聯(lián),免費在南石皮記招待食宿三個月,我向他求證,他笑著說,上聯(lián)暗合“金木水火土”,下聯(lián)其實無人能對出,我特意留白,在我心里,這個南石皮記的園子就是五行相生的下聯(lián)。
榭內(nèi)廳堂與耳室間裝有落地紗,其紗玻璃上刻磨有自×?0?1的疊字回文詩:風(fēng)風(fēng)雨雨年年暖暖寒寒,翠翠紅紅歲歲花花葉葉。朝朝暮暮卿卿燕燕鶯鶯,覓覓尋尋處處水水山山。

  入一石洞,看到參悟的蒲團對面一面石鏡上書寫著“鑒”字,轉(zhuǎn)身間看到唐朝宋代的各色石碑鑲嵌入山,正游蕩在這片歷史中,又轉(zhuǎn)入小型的瀑布對面,一個“桃緣”刻于石上,旁邊伴著桃花盛開,主人告訴你其實中國古人對桃花的情結(jié)是多么源遠流長。

  屋檐上用玻璃來裝飾,是葉放的一個創(chuàng)新。按他的說法,古時“結(jié)草為廬”也是有不同式樣的,有全草的,也有木草結(jié)合的,所以這種材質(zhì)嫁接的方法也是有典可?0?5?0?1的。玻璃屋檐上的書法,是裝飾也是主人的哲學(xué)思想,三面分別是王羲之的《蘭亭序》、懷素的《自敘帖》、楊凝式的《神仙起居法》,剛好是儒釋道三家思想的集成。

  園中的植物也有講究,無論是階前細葉纖纖的書帶草還是墻下紅豆累累的天竺,抑或是池中的幾莖殘荷,仿佛都能從詩文里找到出處。

[Page: ]



處處禪機

  大概是葉放的園林太有名氣,加上他的雅集太被人稱道,我竟然完全忽略他真正的藝術(shù)家身份。當(dāng)我們提到共同熟知的中國當(dāng)代藝術(shù)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張頌仁,才知道,張先生與葉放不僅私交甚篤,而且張頌仁的漢雅軒正是葉放在香港的獨家代理?0?3?0?1廊。

  難說是園林的靈氣滋養(yǎng)了葉放,還是葉放的筆觸點活了園林。葉放剛剛被臺北評選為2007 年臺北國際藝術(shù)博覽會年度藝術(shù)家。他將“南石皮記庭園”的人文精神內(nèi)涵,帶到了臺北的都市叢林,為2007 年臺北國際藝術(shù)博覽會“藝術(shù)與文學(xué)”的年度主題,營造出獨特的藝術(shù)情境。

  其中展出了一幅名叫“聲色”的作品。整扇“聲色”之屏用冷調(diào)的不銹鋼材質(zhì)建構(gòu),屏中圖案為宋式條格,上面刻滿南曲文字,正反各一首,可按順序解讀吟唱,這就是“聲”。那么什么是色呢?葉放解釋說,在南曲文字中靠近條格邊緣的兩字均藏有“花名”,每扇屏各 50 個以湊滿百花之?dāng)?shù);這南曲之聲,花名之色還不算聲色嗎?我正釋然,不料葉放話鋒一轉(zhuǎn),告訴我,其實他在刻字的余留部份全部做成鏡面不銹鋼,觀眾靠近就能從中看到自身影像,才發(fā)現(xiàn)其實世間本無“聲色”,無非都是自己的印象罷了。這才是聲色的真正含義。

  無論是“聲色”,還是南石皮記里的那個以石為鑒的參悟石洞,葉放作品中,時刻可以看到這樣的禪機。系列作品《化境》,由72幅同樣尺寸的作品構(gòu)成,具有極強的視覺沖擊與震撼。整個系列作品以各式各樣的靈石孔洞象征人類的表情,或猙獰恐懼,或奧秘玄妙,或劍拔駑張,或情色如許。以石為鏡,雖然奇異古怪,但氣象生動,完全是現(xiàn)今人類心相的寫照。

  從中國水墨的平面繪畫,衍生出古典園林藝術(shù)的空間構(gòu)思,中國傳統(tǒng)文人生活的情趣,轉(zhuǎn)化成當(dāng)代裝置藝術(shù),讓人不由想起“南石皮記”中的那個別具一格懸掛在水上的鳥籠。鳥籠由特制的詞牌拼成詞牌,上書寫四書五經(jīng)。鳥籠常年是開著的。葉放說,這就是中國文人的精神家園,我們不主張用古典文化束縛思想,藝術(shù)家和文人自可飛翔在外面的天空,但是如果你累了,需要養(yǎng)分,你還是會回到這里,儒道釋才是中國文人的根基。

  不管是南石皮記,還是繪畫,葉放都可以巧妙地將國學(xué)功底融入其中,卻又滲透著更加灑脫的當(dāng)代名流風(fēng)范。

[Page: ]



修復(fù)一個被驚擾的夢

  采訪接近尾聲,葉放緩緩講起童年時歷的往事。一些晚上,大人們呵斥著上床睡覺,他剛睡到床上,就聽到廳堂里“嗯嗯呀呀”的聲音傳過來,悄悄起來看,看到大人們穿著紅紅綠綠的衣服在那兒唱戲,這就是畢家的堂會。還有家里無數(shù)的古玩珍藏,小孩子玩的時候都輕輕繞過,生怕打碎了被責(zé)罵,但是有一天,畢園的夢被那些摔碎的古玩驚醒了。那些被老人家拿來把玩的古珍似乎一夜間成了鬼魅,家人為了表示決心,每天成箱成箱的上繳字畫珍藏,同時再主動砸掉無數(shù)古玩珍藏,那些聲音從一早開始響起,連續(xù)響了多少日子才算安靜下來呢。他沉默著。我悄悄試探著問他,今天建這樣一個園林,過這樣古雅的生活,和童年那段記憶有關(guān)嗎?他沒有回答。

  葉放本人曾寫過這樣一段話:“我與庭園,庭園與我,也如莊周夢蝶,蝶夢莊周。相和而嘈,相怡而合。從而再雕一個我,再朔一個園。引自然造化于起居,揚藝術(shù)文化于生活。與其說是對故園的思念,不如說是對風(fēng)雅平和之精神樂園的眷戀?!狈比A也好,破碎也罷,都是過去的歷史,還是這句話欣欣然,更有活在當(dāng)下的灑脫“逸”志,我想用它來作結(jié)束語很合適。


102
評論區(qū)(0)
正在加載評論...
相關(guān)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