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必然有紛爭,必然講派系,以高尚審美自居的時尚圈尤甚。不然你以為天下最有名的時裝學(xué)院,為啥非要巴結(jié)時裝雜志的主編;明明非常優(yōu)秀的某年輕設(shè)計師,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進不了巴黎正秀;日本設(shè)計師寧愿委身廣島一派多年,也不自立門戶;大師們成名之前怎么都去YSL實習(xí)。 是的,米蘭、巴黎、倫敦和紐約有著自己的時尚裙帶,少數(shù)時候利益令他們結(jié)盟,多數(shù)時間是爭個你死我活的。他們各自有贊助商、大牌設(shè)計師、時尚雜志主編、時裝學(xué)院,及屬于自己的明星和貴族,這種獨立性也引領(lǐng)著這個世界光怪陸離、紛繁復(fù)雜的時尚文化。 紐約魔頭幫 特征 號稱最兼收并蓄的幫派,尤其熱愛華裔年輕設(shè)計師;魔頭們的毒舌和金手指可以并用,外加搞時裝劇和時尚派對,這四樣武器幾乎所向披靡;最愛搞設(shè)計真人秀和評獎。 幫派主要成員 參與者和擁躉幾乎不分家,互相影響,包括美國《Vogue》主編Anna Wintour、紐約Parson學(xué)院的主宰們、天天走紅地毯的那些好萊塢明星和CFDA贊助商。 忠實擁躉 以衣著懶散舒適著稱的美國佬,不需你多出挑,簡約、舒服就行;好萊塢眾多賤女、濫女,以Paris Hilton、Lindsay Lohan、Nicole Richie等人為首,互相比著來拷貝。
 《穿Prada的女魔頭》劇照 為啥叫魔頭幫呢?首先因為前年紅極一時的濫片《穿Prada的女魔頭》。雖然片子的衣服完全是大牌堆砌,極其不時尚,情節(jié)刻畫與事實也嚴(yán)重不符,但卻讓Anna Wintour這個女人成為全球聞名的女魔頭。事實也是如此,凡是被她看上的設(shè)計師,基本都會大紅大紫,如果被她小小貶損一下,基本上是沒戲了。紐約設(shè)計圈的亞裔老女人和嫩嫩小gay們都是誰提攜的?就是她。 另外幾個魔頭也魔力無敵。他們各有各的厲害。為啥梅塞德斯奔馳時裝周的布萊恩帳篷里,幾十年如一日充滿了簡約的“大蘋果”味道?“天橋驕子”的選拔由誰把持?那都是Donna Karen 、Michael Kors們搞的名堂。他們已經(jīng)把他們的概念植入紐約時尚骨髓中,后來人如果想撼動很難。雅各布斯的工廠里究竟有誰在混?當(dāng)然是Marc Jacobs 和他的好“姐妹”,諸如希爾頓姐妹、奧爾森姐妹、琳賽等,他們囂張跋扈,聲色犬馬,奇裝異服,相互勾結(jié),炒作自己。而Parson學(xué)院優(yōu)秀一點的學(xué)生,也都被CFDA的幾個老魔頭湊到一起搞作。
 Alexander McQueen作品 紐約魔頭幫非常有錢而且慷慨,具體到什么地步呢?從倫敦到巴黎,施華洛世奇是時裝秀最慷慨的贊助人,無論是Alexander McQueen、Hussein Chalayan這樣的大師,還是Philip Lim、Alexander Wang這些小弟,都獲得了資助。要不然,McQueen也不會有錢在T臺上搬來機器人和三維投影,讓Kate Moss如鬼魅般在舞臺上翩然起舞,又灰飛煙滅;Chalayan也絕無可能把一場時裝秀辦成時裝書里必定記載的行為藝術(shù)。更重要的是,施華洛世奇是CFDA的常年贊助商,當(dāng)然也就成了提名者最重要的后盾。
 Hussein Chalayan作品 前些天,紐約時裝周剛剛采取了一個極端措施,就是堅持要把時裝周的時間與巴黎、米蘭錯開,而且號召參展品牌即使拉贊助,也要把大牌明星和著名媒體請來(媒體從前都是自掏腰包看秀的)。他們受不了巴黎、米蘭的強勢,更恐懼倫敦的復(fù)興,所以瘋狂掏錢,以無孔不入的態(tài)度,鼓噪著紐約時尚界。 從這個意義上說,紐約時尚,是一個從資金到炒作都相當(dāng)完備的商業(yè)運作模式。紐約魔頭幫更多地扮演著商業(yè)操縱者的角色。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