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夏,去葫蘆之鄉(xiāng)山東游玩,便在蓬萊帶回若干個小葫蘆和一個還泛著青的重實實的大匏。我的葫蘆愛好者生涯自此開始,對它越了解就越是喜愛。葫蘆既是入世的,也是出世的。陸游《葫蘆》詩云:“葫蘆雖小藏天地,伴我云山萬里身。收起鬼神看不見,用時能與物為春。”因為家中有了小院子,寄寓了對葫蘆的種種向往,故命名曰匏廬。從此,誰都知道拐子鳳在家只負(fù)責(zé)喝著咖啡曬著太陽畫畫、畫葫蘆。等到了節(jié)令,便著手開種葫蘆啦。誰不喜歡葫蘆呢,更何況葫蘆本身就有說不完的傳說故事,從太上老君盛仙丹的葫蘆,到鐵拐李的酒葫蘆,以及大寫意畫家筆下的葫蘆藤……葫蘆自打幾千年前走進(jìn)人類的生活之后,便成為人們的寵兒,再也沒有黯然退場。
 大紅袍寶,經(jīng)典的土花布圖案,果然人人喜愛。
蓮花四朵,纏枝盤滿葫蘆,名“年年平安”,從官窯粉彩汲取的靈感。
角色置換的樂趣
自我畫的葫蘆上了博客,它的可愛吸引了很多人,于是在淘寶上開了個手繪葫蘆作坊,第一周訂掉6只葫蘆。這樣的業(yè)績,在網(wǎng)上可能是罕見的。記有開店第一周之淘寶小結(jié)云:
“有朋友給出辦手繪葫蘆展覽的建議,我覺得,貼在博客和淘寶上本身不就是一種展覽么?有的朋友痛惜我賣掉那些葫蘆寶貝。有的寶貝,的確是舍不得賣的,比如說圣誕寶,它本是只造型獨特的老葫蘆,自云南帶回來的,因它頭大身子小,顯得憨實可愛,故將它化為圣誕老人,果然很成功。咕嘟曾軟磨硬泡都舍不得給的,然而因開店至少需要十件以上成品,只好放上去,本想等物品日漸積多后將其撤下的,然有慧眼第一周訂走。
關(guān)于價格,目前的定價是相當(dāng)便宜的。我想這一點可能咕嘟最有發(fā)言權(quán),她實踐過,耗時耗力之巨是遠(yuǎn)遠(yuǎn)超出定價的。若以賺錢論,是極不相稱的。然而,我喜歡。因為畫每一只葫蘆的過程,真的是一種曼妙的投入,畫完的成就感也是不輸于做其他的所謂正事!
在我而言,畫葫蘆賣葫蘆該是我喜歡的一種休閑方式,至于它能否一直賣得很好,倒不是十分計較的,我也愿意做一個怪人,不斷地畫著葫蘆,掛在我冷清的店鋪里,一年賣不出一兩個,但我還是會一直畫呀畫,因為這個過程就充滿了吸引力。
煞有介事的吧。然而手繪葫蘆們的歸宿真的已經(jīng)遍及全國各地。一直以來,想做小本生意的理想竟然以這樣的方式實現(xiàn)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