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漫画_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sm_内地无码毛片手机在线_亚洲av大精永久无码精品

中國設計之窗
數(shù)字設計作品備案中心 設計服務平臺 世界設計作品庫  
首頁 | 綜合資訊 | 平面設計 | 工業(yè)設計 | CG動漫 | 互動媒體 | 室內設計 | 建筑設計 | 創(chuàng)意博覽 | 作品備案 | 設計資源 | 設計教育 | 設計競賽 | 求職招聘 | 設計書店 | 設計論壇
 | 頻道首頁 | 行業(yè)資訊 | 理論文摘 | 設計欣賞 | 設計人 | 專業(yè)教程 | 論壇 |  

精美絕倫的A-z字體書...

英國MADETHOUGHT平面...

Pentagram Design版式...

legatxu衫圣誕節(jié)商品...

國外經(jīng)典時尚設計3
  · 首頁 平面設計頻道 行業(yè)資訊 藝術周邊
李曉斌:攝影本質還是記錄
作者:    來源:   :

30年默默記錄社會變遷,紀實攝影代表人物宋莊首辦作品回顧展

李曉斌《時尚系列》珍藏著不少人20年前的回憶。

  近日舉辦的宋莊藝術節(jié)上,在“《天地之間》——現(xiàn)實主義的記憶”攝影展中,匯集了200多張照片的李曉斌個人回顧展成為不少人關注的焦點。因為他的紀實攝影有種親切感,能很自然地抓住普通觀眾的眼球。

  雖然這是李曉斌首次在國內舉辦個展,但這位30年一直致力于以攝影記錄中國社會變遷的攝影師的很多作品已經(jīng)成為不少人記憶中的經(jīng)典。

  在住了40年的狹小房間里,李曉斌接受了本報專訪。他指著一個古樸的木柜說,“我30年中目睹和記錄中國社會變化的數(shù)萬張照片都在里面”。

李曉斌的小房子里收藏著他目睹的30年社會變遷。本報記者郭延冰攝

  ■名片

  李曉斌職業(yè)攝影家。從事攝影30年,曾在中國歷史博物館任職。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北京“四月影會”創(chuàng)辦人之一。1985年在日本大阪舉辦個展,1989年《變革在中國》作品曾獲中國四十年優(yōu)秀攝影作品展大獎。

  經(jīng)歷決定拍照內容

  新京報:什么經(jīng)歷對你的攝影影響最大?

  李曉斌:1976年的天安門事件對我影響很大。我們這代人,對人民和社會情感的東西是隔不斷的。我1975年到1978年在歷史博物館做裱畫工作,受到歷史主義的熏陶。這一事件也讓我的個人經(jīng)歷和歷史聯(lián)系在一起,因此很自然地有一種關注社會大眾的態(tài)度。

  新京報:你是怎么尋找拍攝故事的?

  李曉斌:最簡單一點,就是覺得好玩,這是最不需闡述的理由。那是一種很質樸、很純粹的感覺。除了感覺,也有潛意識在里面,覺得就該拍它。我們這代人非常關注國家命運、民族命運下的個人命運。

  不要讓歷史留下空白

  新京報:你認為什么是好的攝影作品?

  李曉斌:攝影的本質就是記錄,我一直都這么認為。我們當代人說誰作品好,誰是大師,我覺得都不算數(shù)。有一個最俗的判斷標準,就是在市場經(jīng)濟環(huán)境下賣得好,這是一個硬性的指標,盡管不代表它一定有多少價值。

  另外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看能不能禁得起時間的考驗,能不能在傳播領域存在。當代人評價意義不大。如果當時得了這獎那獎,賣了高價,但二三十年后沒人記得,就跟垃圾沒區(qū)別。相反如果媒體還是不斷拿他說事,到處都在用,那就是進入歷史了,而且這樣作品的社會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都會得到非常大的提升。能不能進入歷史,這是一種檢驗。

  新京報:拍照的目的是如你所說:“不要讓歷史留下空白”?

  李曉斌:“不要讓歷史留下空白”,我很早就提這個口號,現(xiàn)在想想還是太虛了,我現(xiàn)在覺得更重要的是怎么告訴下一代我們的過去。我已經(jīng)過了知天命之年,很多東西對我已經(jīng)沒有吸引力。

  現(xiàn)在有些人愿意用攝影模仿繪畫,我不反對,但我更愿意認為自己的攝影不是藝術作品,我寧愿自己作品記錄的社會和人文信息量受人重視。藝術作品失去了現(xiàn)實功能,就沒有意義了。我們50多歲這輩的人,就帶有一點理想主義,不能對社會撒謊。

  誰拍照誰就有話語權

  新京報:怎么看待中國紀實攝影現(xiàn)狀?

  李曉斌:中國紀實攝影現(xiàn)狀比較復雜。近10年左右,非常熱,但也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有些人做紀實攝影深受物質主義、功利主義影響,他們不是從質樸出發(fā),而是為了得到名利。做紀實攝影的人首先要有批判精神,有個深厚的歷史文化修養(yǎng)。否則過于功利,真實性就受到質疑。有人擺拍照片,那是偽紀實。

  新京報:你如果拍攝現(xiàn)在的中國,最可能會拍些什么?

  李曉斌:還是中國改革開放后的社會變革。攝影的語言特征就是記錄,要做點有意義的事,我會去考慮那些沒有人注意的東西。80年代我拍的“時尚系列”沒人關注,他們覺得那是社會上司空見慣的事,但它現(xiàn)在成了一段歷史的見證。

  新京報:隨著數(shù)碼技術的普及,會不會覺得現(xiàn)在影像過于泛濫了?

  李曉斌:過去只有新聞單位等部門才能拍攝,現(xiàn)在孩子拿著手機都能拍,誰在第一現(xiàn)場,誰就有話語權,這種泛濫很正常。因為攝影上手快,所以許多人把它當成娛樂。真正把他作為文化來做的人還是很少。

  今天就是一個影像時代,它是一個金字塔,地基和底座的磚頭結構一定是最大的,而塔尖的就是這么幾個人。沒有大眾消費娛樂的購買力,也不能構架起一個正常的金字塔。

  新京報:幾十年來一直拍照,感到寂寞嗎?

  李曉斌:應該這么說,拍攝時我從來沒有考慮到個人的感受,只是展出后受到不理解,才會感到苦悶和寂寞,F(xiàn)在的我已經(jīng)不太顧及別人的評價了,知道什么是實,什么是虛了。我有著信念才會一路走下去。

本文相關關鍵字: 攝影
繼續(xù)閱讀:
· 下一篇:中俄當代女藝術家作品展部分雕塑作品  
· 上一篇:《中國女孩》傳奇  

編輯:保才  

  相關鏈接文章
· 中俄當代女藝術家作品展部分雕塑作品
· “自在蓬蒿”-- 劉士銘雕塑作品欣賞
· 北京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05研王娜作品欣賞
· 繪制之詩——徐福厚油畫作品展
· 《化石》終將“化石”——觀顧群業(yè)觀念作品...
· 雕塑家佐治加和邁克魯洛克專訪
· DBG:一只傷心獸的廣州設計理想
· 巴黎時裝周 迎來首名中國設計師
· 梁小貞漆畫《夏至》榮獲金獎
· 臺灣《設計》雜志封面欣賞
· 鐘正山:中國繪畫才是最高層次
· China Road-云梯
 
  點擊排行
· 人見人愛 人見人喜的貓頭標識
· 多形態(tài)標志,未來的趨勢?
· 《中國新銳設計師年鑒·2010》優(yōu)秀作品展示
· 非常有創(chuàng)意的LOGO設計及詳解
· 從內向外伸展的日本內涵式住宅
· 綠色地帶的沙漠風情 a-cero設計的西班牙馬...
· 清水雅然的加拿大拉納德住宅設計
· 海報傳情 設計師對日本地震祈福的別樣表達
· 最不受人待見的丑家具
· 優(yōu)雅簡凈的李奧貝納廣告代理公司悉尼辦公室
網(wǎng)友評論:
用戶: 驗證碼:
·尊重網(wǎng)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guī)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jīng)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Graeme Massie設計加...

青年插畫師夏她她作品...

Lazerian設計的Mensa...

涼意撲面的清爽維達酒...

悅榕莊 在麗江雪山的...
今日焦點
從內向外伸展的日本內涵式...
· 人見人愛 人見人喜的貓頭標識
· 唐月輝最新CG女性人物作品
· 最不受人待見的丑家具
· 美麗優(yōu)雅的黑白配色網(wǎng)頁設計
· 細致入微 VAO莫斯科地圖導游界...
· 80后川美畫家楊納-另類插畫
· 這些廚具告訴你簡單才是美
· 魔女傳說!泰國Sinad的性感戰(zhàn)...
· Pino 生活館清新形象設計
· 現(xiàn)代簡潔派杰作 澳大利亞墨爾...
人見人愛 人見人喜的貓頭標識 唐月輝最新CG女性人物作品
設計花邊
你想不看都不行
美麗的新腳色 “時尚面孔”衣服也可以這樣折 屁股上的藝術
讓人垂涎欲滴的甜點設計 Obvious Front的電子垃圾首飾 Carolien的廢品創(chuàng)意藝術
· 魔女傳說!泰國Sinad的性感戰(zhàn)...
· 視覺沖擊:PUNK模特激情演繹
· Igorvorobey極致嫵媚誘惑(下...
· Igorvorobey極致嫵媚誘惑
· 火光迸射!另類性感光影攝影
精彩專題
· 2010深圳創(chuàng)意十二月
· 金羊獎、紅棉獎獲獎作品展
· 臺灣新生代設計師作品專題
· 中國設計酒店創(chuàng)意設計欣賞
· 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藝術設...
· 全球卷煙包裝設計欣賞
· 2009設計藝術院校畢業(yè)展
· 2009“One show”獎作品欣賞
· 品牌2009包裝回歸“外貌協(xié)會
· 第四屆稅收創(chuàng)意大賽
熱點評論
· 北京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05研...
· 如何提高設計師的收入?
· 第三屆文博會主題活動又增新章
· 中日合拍關羽動畫關公形象日本...
· 中國新銳插畫師作品聯(lián)展
· 成都城市熊貓形象標識入圍作品...
· 全民審美缺失誰之過?
· 用PS的路徑工具精細繪制頭發(fā)
· 令國人蒙羞的中國汽車設計
· 連載:現(xiàn)代平面設計系列講座
總編輯信箱
news@333cn.com
友情鏈接網(wǎng)站地圖廣告服務|合作伙伴|設計服務關于我們版權申明
最佳顯示1024x768 中國設計之窗 © 版權所有 粵ICP備09030610號
Tel:0755-21041837 客服:serve@333cn.com 資訊提交:news@333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