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呂敬人”這三個字,出版界幾乎無人不曉,他是書裝業(yè)革新的倡導者,他提出:書籍裝幀不再只是簡單封面設計,而是包括封內、材質、字體等各方面的綜合體現(xiàn)。他帶著一群年輕人,用一雙雙好奇的眼睛觀察世界,將趣味印入書中……
保持童心 緊跟潮流
前段時間,呂敬人在上海舉辦了一場講座,主題是:“‘最美的書’,容顏無需‘光彩奪目’”。記者在現(xiàn)場見到了這位被譽為“亞洲著名十大設計師之一”的大家。圓圓的腦袋,一臉花白的絡腮胡,眼睛外架著一副時下正流行的花色大圓框眼鏡,身上穿著的T恤衫的領子高高立起。一時間,記者竟很難將眼前這位笑得如同孩童、穿著如同潮男的呂敬人與其書籍設計大師的身份畫上等號。
還是呂敬人自己一語“道破天機”:“無論是作為書籍設計師,抑或者是作為老師,都應該緊跟時代潮流。思維活躍、觀念開放才能讓手中的設計煥發(fā)出與時俱進的‘光芒’。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保持一顆對世間萬物充滿好奇的童心!
“童心”一詞用在呂敬人身上再恰當不過了。他向記者自爆:“我非常喜歡看動畫片,所以每做些演講、授課的視頻,我總是不忘在視頻里穿插各種小動畫!边@種趣味不僅體現(xiàn)在呂敬人制作的視頻中,也體現(xiàn)在他設計的書籍中:他為《梅蘭芳全傳》一書設計了一個“切口”,向下捻開時是梅蘭芳的生活照,向上捻開時是梅蘭芳的舞臺照,這兩個形象通過書籍的翻閱過程,交替呈現(xiàn)。
由他和工作室旗下兩位設計師共同設計的《剪紙的故事》別出心裁地用五彩線裝訂,書的封面展開是一幅剪紙作品,而翻開書,一些書頁更是被橫向裁開,打破了紙張平衡的束縛,以表達作者剪紙中線的突出特征。這兩本書曾分別榮獲“中國最美的書”獎和“世界最美的書”獎。
書籍設計并非只是封面設計
“書籍設計并非只是設計封面,而是將文本內容與書籍設計相結合,并用設計體現(xiàn)書籍的內在美,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享受視、觸、聽、嗅、味五感交融之美,是一種整體設計。”外在鮮艷,內里卻黯淡是呂敬人所不欣賞的書籍設計,“所以我的講座名字就是試圖告訴在場的觀眾,一味只圖博眼球,卻不考慮書的品質是無法稱之為美書的。”這也即為呂敬人的“呂氏風格”。
但“呂氏風格”并非一開始就存在的。呂敬人說:“這其中,日本著名平面設計大師、書籍設計家杉浦康平對我的影響最大。”上世紀80年代末,正在中國青年出版社擔任美術編輯,郁郁不得志的呂敬人被公派去日本進修。
去日本前,早年一心想當畫家的他才剛剛萌生了一絲對出版物的興趣。而這一絲興趣在杉浦康平的工作室里被無限擴大了,“書籍設計是一個整體概念,是通過設計將文本內容傳遞給讀者,是一種二次創(chuàng)作!
一年后,回到中國的呂敬人深感自己對書籍設計知識的缺乏,于1991年再次趕往日本,投身于杉浦康平的工作室學習,這一次是自費的;貒,呂敬人成立了工作室。工作室成立之初,呂敬人沒錢租房子,只能東拼西湊,靠著稿費養(yǎng)活著跟著自己一起打拼的4個人。一年后,工作室逐漸走上正規(guī)。
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愛閱讀
1947年,呂敬人出生于上海,是家中最小的兒子!靶r候,家里有一個收藏了幾千冊書籍的家庭圖書館,圖書館里的書都是父親選購的。這個圖書館不僅可以供我和哥哥們閱讀,還常常借給鄰居家的小朋友,我們還像模像樣地做了借書卡和登記表!眳尉慈藢﹂喿x的喜愛也是從這個小小家庭圖書館開始的。多年后,呂敬人向記者感嘆道:“書籍設計師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愛閱讀!
除了培養(yǎng)閱讀能力,呂敬人的父親還時不時組織家里的五個兒子同自己一起去戲劇學校、劇院看京劇,并且送兒子們學畫畫、練書法!靶r候,我和哥哥們還有一項家庭作業(yè),就是每人必須每天寫一篇日記,可是我們常常偷懶,就在一周的最后一天補完所有的日記,但如果被父親發(fā)現(xiàn),我們一定會被他罰打手心。那個時候,我們不懂事,總覺得父親太過嚴厲,長大后才明白他的用心良苦!
如今,讓呂敬人驕傲的是兒子現(xiàn)在也已成為一位優(yōu)秀的書籍設計師。“他當年大學專業(yè)是舞臺美術,但或許是受我影響,畢業(yè)后跟著我學起了書籍設計,一干就是十年。十年間,他也創(chuàng)作出了不少精彩的作品,比如那本榮獲2012‘世界最美的書’銀獎的《剪紙的故事》就是我們一起創(chuàng)作設計的!
兒子早已長大成材,可是呂敬人身上的擔子卻依然沉重。盡管2012年從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離職,但他依然忙得像個陀螺,少有停歇。幸好,兒子大了,也從事書籍設計這一行,自然懂得父親忙碌的價值。呂敬人的妻子也同樣理解,“我和太太是當年下鄉(xiāng)到黑龍江時認識的,我們有各自的事業(yè),所以大家都很支持對方的工作!
書籍設計者應是個雜家
當天講座開始前,有一個中年男人帶著兩本破舊的、小小的連環(huán)畫來到呂敬人面前,這兩本連環(huán)畫喚起了呂敬人對當年在黑龍江工作、生活十年的回憶。 1968年,21歲的呂敬人參加黑龍江建設兵團,因為從小學習繪畫,有著良好的美術功底,他被選為負責宣傳畫的創(chuàng)作。后來,他又被借調往出版社參與連環(huán)畫的創(chuàng)作,并出版了一本《西沙兒女》。1973年,呂敬人更是與著名連環(huán)畫畫家賀友直、侯國良等人共同創(chuàng)作了連環(huán)畫《江畔朝陽》。
那段頗為艱苦的日子卻讓呂敬人受益匪淺,“我不僅在創(chuàng)作連環(huán)畫的過程中結識了賀友直先生,他教會了我如何觀察、提煉生活,將日常生活場景幻化成藝術,我更在那十年創(chuàng)作宣傳畫的過程中,加強了美術字和人物繪畫的創(chuàng)作功底。那十年,我?guī)缀鯊牟浑x開素描本,走到哪兒,畫到哪兒!
鐘愛繪畫的呂敬人早年甚至將自己的兩居室中的一半改成畫室,直到后來他體會出書籍設計的有趣,才慢慢將精力轉向書籍設計。呂敬人說:“有繪畫功底很必要,但不是會畫畫就能成為書籍設計師。書籍設計師應該是一個雜家,戲劇、電影、繪畫、書法各領域都應該涉及,還得對統(tǒng)計學、邏輯學、信息學等知識有一定的掌握。然后,通過這些知識的整合,讓書籍設計成為一種具有吸引力的講故事的方法。”
平面設計
工業(yè)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