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倫敦的水晶宮,法國巴黎的埃菲爾鐵塔,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原子球館……都是歷屆世博會為舉辦地留下的標志性建筑。黃浦江畔,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將留下怎樣的建筑呢?
昨天,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正式開工建造,中國館的設計方案——東方之冠,也首度公布于眾!皷|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中國館聯(lián)合設計團隊總負責人兼總建筑師何鏡堂院士昨天在開工現(xiàn)場講述了中國館的設計理念,豐富多元的中國元素為中國館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全球華人拿出344件方案
中國館是中華智慧的結晶。今年4月25日,中國館建筑方案向全球華人公開征集公告一出,立刻得到積極響應。截至6月15日,共收到344件應征方案,經(jīng)過層層篩選,最有沖擊力的3件作品脫穎而出!爸袊幕催h流長,很難用一個具象來代表文化精髓,因此必須從總體意象上提煉!焙午R堂院士告訴記者。目前,這個綜合了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院、清華安地建筑設計公司和上海建筑設計院各家方案之長的中國館,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古”意“新”解透露新鮮氣息
作為世博會主辦國建造的最重要展館之一,中國館以“城市發(fā)展中的中華智慧”為核心展示內(nèi)容,承載著中華民族對科技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期盼。細細品味,中國館的設計方案中凝煉了眾多的中國元素。同時,這些傳統(tǒng)元素“古”意“新”解,透露出新鮮氣息——
■中國紅中國館大面積地采用大氣、沉穩(wěn)的“故宮紅”作為建筑物的主色調,色彩奪目,又容易被世界理解。
■體承天地中國館組成中,國家館和地區(qū)館的整體布局隱喻天地交泰、萬物咸亨,體現(xiàn)了東方哲學對“天”“地”關系的理解。國家館為“天”,如同雕塑高聳于上,宛如華冠高聳,天下糧倉;地區(qū)館為“地”,如同基座延展于下,寓意社澤神州,富庶四方。
國家館63米的絕對高度中,下部33米完全挑空,這些中心對稱空間和地區(qū)館平坦延伸的空間,為人們的自由交流提供了充分的開放場所。而這種開放性、公共性,是國際建筑設計中的重要理念。
■斗冠造型國家館以整體大氣的斗冠造型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文化要素。同時,傳統(tǒng)的曲線設計被拉直,層層出挑的主體造型顯示了現(xiàn)代工程技術的力度美與結構美。這種簡約化的裝飾線條,自然完成了傳統(tǒng)建筑的當代表達。
■“規(guī)”“回”統(tǒng)一中國館的空間組合秩序由“規(guī)”與“回”兩部分組成,它們都源于中國傳統(tǒng)城市建筑的原型!耙(guī)”源于傳統(tǒng)中國建筑的儀式化空間。在象征自然本質的中心對稱空間模式中引入人的步行,從而使單個空間演變?yōu)橛袑哟芜f進感的空間序列,這正是故宮中空間秩序的由來。
“回”源于傳統(tǒng)中國建筑的非儀式化空間,用人的視覺、聽覺等多方面體驗賦予看似無序的自然山水以結構性的秩序,從而使自然空間升華為人文化的可把握的自然之精華,這正是江南園林空間秩序之原由。中國館方案將這兩種模式融為一體,在國家館的中心對稱空間和地區(qū)館平坦延伸的空間之間引入了不同模式的人的活動。
一方面承載著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髓,一方面又要展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題,走在“古”意“新”風之間的中國館肩負著諸多“使命”。它能否成為黃浦江畔的又一個標志性建筑?或許時間會給出答案。
|